欢迎来到抗癌健康网!  
放入收藏夹 | 返回首页

最好的抗癌锻炼方法是什么?

2012-04-25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导读:一说起锻炼身体和癌症的关系,我就想到几年前的一件事,我外出开会时听几位肿瘤专家聊天,他们说,锻炼身体确实能够增强体质

一说起锻炼身体和癌症的关系,我就想到几年前的一件事,我外出开会时听几位肿瘤专家聊天,他们说,锻炼身体确实能够增强体质,不易得感冒之类的小毛病,但往往是这些平时不得病的人一得病就是大病,包括癌症。而且锻炼身体似乎和防癌抗癌也没什么太大关系,比如他们临床曾见到常年练太极拳气功的人得癌后并不比一般人生存时间长。
      后来看到陆幼青先生在《死亡日记》中说他得癌以后也曾学习气功抗癌,谁知没多久教功的师傅突然不见了,后来终于知道练功几十年的师傅得癌住院了,这令他大失所望,他说:真正的气功是存在的,但有多少人会有这份奇缘呢?最后他苦笑着放弃练功。
      这个问题曾困扰我一段时间:难道锻炼身体真的对防癌祛病没帮助吗?难道我国伟大的内家锻炼方法(太极拳、气功等)在癌魔面前没有丝毫作用吗?直到后来见证了抗癌明星的刻苦锻炼及良好的效果、直到深入思考了不同锻炼身体方法的内在特点后,才对锻炼抗癌有了积极的认识。
      社会上有众多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走步跑步、游泳打球、气功太极拳以及从国外传进来的瑜伽等,但对于体质虚弱的癌症患者来说,有的人认为不宜锻炼,应该静养,我想那会越养越弱的,医生一般都会劝病人应该适当锻炼,因为它有诸多好处:1、锻炼本身增强体质、增强抗病力,2、身体运动能够促使大脑兴奋、心理健康,高水平的锻炼本身就强调身心合一,更加有利心理健康,3、持之以恒的锻炼使人的生活很有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4、通过锻炼获得人际交往,从中获得信息、友谊和支持,使患者觉得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和大家一起对抗癌魔。
      那么,在众多的方法中,哪种更适合癌症患者锻炼呢?以下逐一分析:
      1、各种剧烈运动如快跑、爬山、打球、武术等都不适合癌症患者锻炼。
      2、走步、慢跑、健身操 近年来,美国心脏病专家库铂提出一个概念,将锻炼方法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类,前者指轻松的运动,肌肉不缺氧,后者指剧烈运动达到肌肉缺氧的状态。二者意义不同,后者可以提高肌肉的强度及耐力,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前者被科学试验证实,确实有助于西方发达国家高发的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康复、逆转,所以这个健康理念一经提出很快风行世界。我国媒体也大力推广有氧运动,尤其推荐的是“走步”,使得这项简便易行的方法得到全国人民受益于此,清晨、傍晚到处可见走步的人,不知减少了多少“富贵病”的发病。它同样也适合癌症患者,但是我觉得把它作为癌症患者的主要锻炼方法尚显得力量单薄,因为抗癌必须要凝聚全部抗争精神于锻炼之中才行,而进行走步这种锻炼方法时,人的精神不是很集中的,难以抵御周围环境的干扰,这样浅层次的锻炼方法对于以上良性疾病尚可,它无法调动出更多的内在潜力对抗势力强大的癌魔,所以建议把它作为辅助锻炼方法。
      3、一些娱乐锻炼方法如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等似乎是寓乐于锻炼之中,使患者身心轻松,但这些对抗性的方法难免使人心浮气燥,对癌症患者的健身效果还不如走步,所以它同样只适合作为癌症患者的辅助锻炼方法。
       4、气功 说到气功抗癌 目前也有很多患者用气功抗癌,稍稍也有成就,但是也不能过于辛劳,这样难免会适得其反。

  5、瑜伽 瑜伽是东方古国印度的传统健身方法,也是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由于印度的瑜伽师傅推广到位,它很快被美国人接受,进而风行世界。近些年这个曾在美国“留洋”的健身方法又传入我国,俨然成为一种时尚运动,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的人说起自己在练瑜伽,竟十分自豪,可见留过洋的东西确实地位高人一等。瑜伽本身是很好的健身方法,为我国的时尚人士尤其是年轻女性的健康作出很大贡献,但它的坐式动作多,而癌症患者应该在负氧离子多的室外(如公园)锻炼,这使瑜伽受到限制,所以建议喜欢瑜伽的患者把它作为室内的主要锻炼方法。
       6、太极拳 在走步等有氧运动被广泛宣传的形式下,有人将太极拳、气功统统归入有氧运动的名下,模糊了太极拳、气功和走步之间的区别。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外家拳和内家拳之分,有养生和格斗技击之分。外家拳讲究的是肌肉强劲、骨头铁硬、招式奇巧、反应灵敏。常练外家拳会使身体非常强悍,同时内脏也间接得到一定锻炼,尤其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但从整体的健身角度来说,它比内家拳又差很远。内家拳只有我国才有,主要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大拳种,它通过特殊设计出来的外在肢体运动(是多少代武术大师一招一式摸索出来的),配合意念、配合呼吸,竟能对身体的内部进行透彻地改变。常练内家拳会使人肌肉均匀、关节柔韧、内脏强壮、气血调和,甚至能改变人的性格,达到和内家拳法一样的处事平和、心胸博大。在内家拳中,尤其太极拳传播最广,影响最大,最受国家重视和人民喜爱,邓小平同志1978年11月16日亲笔题词:“太极拳好”,使得这项运动在社会舆论中立于不败之地,练太极拳抗癌健身不会有任何思想障碍的。
      大家担心的是:“太极拳能抗癌吗?”
      十几年前我看到一篇报道,说我国醉拳名家邵善康,多年练习醉拳等外家拳法,年轻时身体强壮,但上年纪后感觉进行大运动量的醉拳演练有些力不从心,在友人建议下练太极拳几年后,呼吸深长,气血平稳,再表演醉拳也能得心应手了。由此可见内家拳对内在器官的锻炼、对身体整体的锻炼远胜于外家拳等外在肢体活动的锻炼方式。
再拿太极拳和气功比较,其实两者是相通的,太极拳套路类似于气功的动功,太极拳的站桩类似于气功的静功,太极拳的心法和那些正派气功的宗旨更是一样,都强调以德为本,德技双修,而且它们提倡的“德”并不仅仅是勤劳善良、助人为乐,而是秉承“人生于天地之间,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坦坦荡荡、无牵无挂,要抛开得失荣辱和斤斤计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我国古代有思想的人认为的“大德”,古时文武兼修的太极宗师把这种“大德”赋予太极拳,使它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对人的健康有很高层次的帮助,所以说太极拳抗癌健身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在看到多数患者对练气功抗癌有心理障碍后,我觉得应该寻找一种适合他们锻炼的方法,而太极拳无论从社会舆论的名声,从健身康复效果,还是从容易程度,从它和气功、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等方面来说,都是最适合的锻炼方法。忽然有一天我想到,太极拳轻柔舒缓、松静自然,它本来比较适合心性平和之人锻炼,对于性格强硬急躁的人也有好处,可以逐渐改变心浮气躁、变得沉稳平和。而从癌症心理学角度来看,多数癌症患者原本就是压抑自我、与世无争的性格,他们最需要、最欠缺的就是抗争、拼搏的精神,如果长期进行太极拳这种动作及心态均“软绵绵”的锻炼,有意无意之间可能就会加重压抑心态,所以似乎太极拳也不是非常适合癌症患者。同样道理,我觉得得癌初期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精神上的安宁和解脱也不合适,为什么呢?也是因为通常的宗教带给人的是忏悔自己、与世无争等教导,它会加重癌症患者的C型性格(有关宗教信仰与抗癌的讨论见心理抗癌部分)。那该怎么办呢?能否将太极拳适当改造一下呢?
      在深入研究了癌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应该将抗癌心理的重要指导思想——战斗精神赋予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之中,这样就会适合癌症患者的最初锻炼了。
      综上所述,我将以上锻炼方法分为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外在肢体的锻炼以走步、健身操为主,应作为患者的辅助锻炼方法,要注意的是身心要放松、同时尽量不要心神散漫。
      第二阶梯:内在气血的锻炼以具有战斗精神的太极拳、郭林气功及瑜伽为主,应作为患者得癌初期的主要锻炼方法,实现奋力抗击癌魔的目的。每日必须锻炼,体会气血畅通、内脏强健的感觉。
      第三阶梯:身心合一的锻炼当我想到有的锻炼太极、气功几十年的师傅也会得癌的情况,想到有的癌症患者锻炼太极拳和气功也没用的情况后,使我意识到应该有一个比以上两阶梯更高层次的锻炼方法,要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社会观、大健康观融入到具体的锻炼中去,将癌症心理学的认识融入到锻炼中去。
    我觉得,无论锻炼方法有多么好,锻炼时的状态有多么好,如果他的思想中仍有诸多烦恼和压抑无法释怀、C型性格不改变的话,锻炼结束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适合得癌的身心状态,就会大大抵消锻炼的效果。因此,我想到将现实生活观念与气功太极甚至一般走步做操结合起来的锻炼,即身心合一的锻炼。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最好的 抗癌 锻炼 ]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癌症康复更多>>
癌症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术后康复尤其重要。在康复期把握好病人的康复护理对改善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

  • 热门推荐
  • 最新期刊
  • 疾病关注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详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详情]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详情]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详情]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详情]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详情]
资讯排行榜更多>>
肺癌康复指南吃什么?
信息聚焦更多>>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特罗凯平消片阿司匹林
易瑞沙西黄胶囊扑热息痛
赫赛汀消癌平片盐酸哌替啶片
卡铂珍香胶囊吗啡
顺铂肝复乐胶囊芬太尼
视频推荐更多>>
肿瘤热文欣赏更多>>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平台联系我们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08-2018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4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