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抗癌健康网!  
放入收藏夹 | 返回首页

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的治疗

2009-08-05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导读: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的治疗

  患者,女,45 岁,因“肛内肿物脱出3 h”于2006年11 月25 日收住院。入院检查:肿块脱出肛外约6 cm ×5 cm ×5 cm ,紫红色、质软、压痛,挤压后返纳肛内,直肠指诊:直肠内空虚,未及肿块。给予肠道准备行电子肠镜检查示:肿块距肛门约25 cm ,肠镜诊断:乙状结肠息肉,取活检病理回报示:黏膜慢性炎症。

在肠镜下行乙状结肠息肉切除考虑风险太大,于2006 年12 月12 日决定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结肠冗长,近端部分套入远端,肿瘤位于乙状结肠,距肛门约25 cm ,大小约6 cm ×5 cm ×5 cm ,质软,活动度好,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包括肿瘤及内套肠管在内) ,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病理回报: (乙状结肠) 黏膜下脂肪瘤,第9 天拆线,痊愈出院。

  讨论:消化道脂肪瘤30 %~70 %发生在结直肠,在结直肠良性肿瘤中脂肪瘤仅次于腺瘤占第二位,是结直肠最常见的良性非上皮性肿瘤,但实际上本病在临床上仍属少见。多发于盲肠,升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少见,50 岁左右发病居高,大多数结肠脂肪瘤无症状,当肿瘤直径超过2 cm ,可有腹胀、便秘、腹泻及肠套叠等症状。

病理大体分四型:黏膜下型,浆膜下型,壁间型和混合型。其中黏膜下型占85 %。电子结肠镜检查可见:“枕垫征”、“帐篷征”及“裸露脂肪征”,使用这一器械可切除肿瘤,这并不少见,通常应采用部分肠管切除或结肠切开术加脂肪瘤切除,已有腹腔镜切除脂肪瘤报告 。该患者乙状结肠黏膜下脂肪瘤脱出肛门实属罕见,因出现乙状结肠套叠,肿瘤从肛门脱出,极易误诊为直肠脱垂,后肠镜误诊为乙状结肠息肉,最后经手术切除病理才确诊。本例从发现症状到采取一系列检查,最后经剖腹手术同时发现有肠套叠行部分乙状结肠切除,给患者以满意的治疗。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胰腺癌更多>>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胰腺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

  • 热门推荐
  • 最新期刊
  • 疾病关注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详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详情]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详情]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详情]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详情]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详情]
资讯排行榜更多>>
肺癌康复指南吃什么?
信息聚焦更多>>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多柔比星消癌平片阿司匹林
5-氟尿嘧啶复方斑蝥胶囊扑热息痛
吉西他滨芪枣颗粒盐酸哌替啶片
泽菲益血生胶囊吗啡
尿嘧啶替加氟灵芝胶囊芬太尼
视频推荐更多>>
肿瘤热文欣赏更多>>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平台联系我们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08-2018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4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