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抗癌健康网!  
放入收藏夹 | 返回首页

癌症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

2010-04-26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导读:护士在应用化疗药时必须了解药物的特点、种类、用药途径、副作用及其预防措施,才能做好化疗病人的护理。

    (一)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临床护理特点

    1.局部刺激大
抗肿瘤药物一般对正常组织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如氮芥类药物外渗时,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外渗需适当应用对抗药物,如氮芥外渗用硫代硫酸钠、长春新碱类用碳酸氢钠用局部护理。

  2.全身毒性反应大
大多数病人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给药多数出现消化道、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等系统症状,程度比较严重,甚至会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要求时间性强 应用抗肿瘤药物要求的技术条件较高。如阿糖胞苷静脉推注必须在3~5秒内注完,氮芥性能不稳定,必须在10秒内注射完。

  4.抗肿瘤药物保存条件要求严格 如环磷酰胺宜避光、在室温32℃以下保存,噻替哌宜避光,在干燥、室温12℃以下保存。

  5.每种药物的用法比较局限 长春新碱类药物只能静脉给药,不能肌内、皮下或鞘内注射。

  6.联合用药配伍禁忌较多 抗生素类药物不能与青霉素G盐合用。

  7.过敏副作用 有些药物需做皮试阴性者才可应用或者试验性注射后才可大剂量应用。应用抗癌药物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口腔炎或溃疡。

    (二)化学抗癌药物的给药途径与护理

  1.口服药物 需装入胶囊内或制成肠溶性制剂,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刺激,防止药物被胃破坏。

  2.肌内注射 为了避免对血管的破坏及一些不适合口服的药物,常采用肌内注射,选择长针头深部注射,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避免产生硬结。

  3.静脉给药

    ①静脉注射:是临床应用很广泛的方法。药物直接进入血管,剂量准确。由于肿瘤患者用药时间长,护士在使用血管时应注意要从远端开始左右上下肢交替使用。必须掌握熟练的技术方法,谨防某些药物漏、渗至血管外,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肢体残废。

    ②静脉冲入:使用某些化疗药物常要求在2~3分钟迅速到达体内。用药前先输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待通后,将化疗药物由滴管内注入,2~3分钟后,再恢复原滴速。如丝裂霉素、长春新碱等药物常采此法。

  4.动脉注射 适用于某些晚期不宜手术或复发而局限的肿瘤。直接将药物注入供肿瘤血液的动脉,可提高抗肿瘤药物局部浓度和减轻全身毒性反应。动脉内给药要求保持导管通畅,预防气栓、血栓、缺血性坏死或感染。

    5.腔内注射 适用于癌性腹水和心包积液。注射后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根据病变位置的需要及时更换病人的体位,使药液充分扩散在病变部位。

  6.肿瘤内注射 如膀胱癌病人,临床上常采用喜树碱在膀胱镜下作膀胱肿瘤内注射,疗效较其他方法为佳。

  (三)化疗药物反应的观察与预防

  1.预防反应
    许多抗肿瘤药物如氮芥、更生霉素、长春新碱等均有较强的局部刺激,若由于操作不慎注入皮下,可引起组织坏死甚至经久不愈,注射不当可引起静脉炎。在使用过程中,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并介绍药物性质、毒副反应,使病人事先心中有数,防止因病人耐受力强或勉强忍受疼痛,不向医护人员报告而造成不良后果。应边注射边询问,观察自觉症状及毒性反应。如不慎注入皮下,局部需注射生理盐水稀释,并同时用相应的解毒剂或拮抗剂,局部涂以金黄如意散或用50%硫酸镁湿敷6~12小时,也可涂氢化可的松,冰敷24小时。大部分抗肿瘤药物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如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可引起频繁的腹泻,甚至便血。多数病人第一次用药反应比较重,以后逐渐减轻。应用抗癌药物过程中,要关心病人的进食情况,给予易消化少油脂的清淡饮食。对药物反应较重者宜安排在睡前或饭后用药,以免影响进食。呕吐严重者应少食多餐,必要时补液。同时辅以针刺治疗,取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对减轻胃肠道反应有一定作用。密切观察呕吐物、腹痛的性质及排便情况,必要时留大便镜检,以便及时处理。

    2.骨髓抑制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如马利兰、环磷酰胺等均可致白细胞下降,而自力霉素和塞替哌等易导致血小板下降,并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可使全血减少,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肿瘤病人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病人体温变化,预防继发感染,每周查血象1~2次,当白细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时需暂停给药,给予补血药,并加强营养。白细胞低于1.0×109/L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对血小板严重抑制者不宜注射。注意防止皮肤破损,观察皮肤不无瘀斑、出血点,有无牙龈出血、鼻衄、血尿及便血等症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倾听病人的主诉,并尽力去除可能导致内出血的诱因。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注意观察呕吐物与大便的性质,对咯血及咳血病人要记录血量及颜色。

    3.皮肤粘膜的损害
    由于肿瘤患者免疫力比正常人低下,化疗病人常易出现带状疱疹,一般为单侧,沿神经分布,伴有低热、局部皮肤灼热感、阵发性神经剧烈疼痛等症状。凡应用可引起皮炎的抗肿瘤药物时,应预先告诉病人,并嘱咐病人发现皮肤异常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搔抓,以免继发感染。局部可用炉甘石洗剂或请皮肤科医生协助诊断处理。有些药物如甲氨蝶呤、白消安(马利兰)等可引起色素沉着。脱发在应用烷化剂时甚为普遍。脱发为病人最为苦恼的副反应之一,脱发秃顶时可配制假发。抗代谢药物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常引起口腔粘膜反应,表现为充血、水肿、炎症及溃疡形成,可用适量的叶酸片剂或静脉注射叶酸控制,轻者只用1:200叶酸溶液漱口即可。用阿霉素或博莱霉素所致的口腔炎应停药,如合并霉菌感染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并用制霉菌素10万U/ml含漱。对重度口腔炎患者,应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对症下药。溃疡面涂锡类散或冰硼散。并用2%利多卡因喷雾止痛。

  4.肝、肾与心肺损害
    由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从尿中和胆汁中排泄,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均由肾小球过滤。因此应防止毒性反应。丙卡巴肼(甲苄肼)可引起中毒性肝炎。阿霉素等抗生素及金属药物可引起心电图的异常。博莱霉素可引起"化学性肺"及纤维肺。所以化疗期间特别是用环磷酰胺时,嘱病人多饮水,使尿液稀释。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可因其代谢产物可溶性差,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黄色沉淀物,应适量地服用碳酸氢钠以保持尿液的碱性。要记录24小时尿量,若入量正常而尿少者,可考虑使用利尿剂,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应用博莱霉素时,注意观察病人的肺功能,定期作X线检查,该药的用药量与副反应常成正比,因此护士必须了解病人的疗程及用药积累量,提高警惕,观察有无肺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出现。

  5.免疫抑抑制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使用期间由于免疫功能的下降,常会使病人并发感染、出血或出现皮疹。要注意观察病情演变,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注意预防和观察了解会阴部和阴道及其他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临床上常选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来治疗和预防。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感染
    患者在化疗过程由于骨髓及免疫抑制,发生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发现感染征象,应立即作血、尿、痰及体液检查并进行细菌培养,并迅速应用广谱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随时调整使用。当白细胞下降明显时应注意对皮肤、口腔、胃肠道和会阴等处采取预防措施。注意食物消毒,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补充血液成份,必要时输入新鲜血。口服一些扶正的中药以提高细胞免疫能力及保持肾上腺皮质的功能。


  2.出血
    由于抗瘤药物对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素的影响,病人可有出血倾向。有时需输入血小板以控制出血。对恶性肿瘤侵犯骨髓必须治疗。泼尼松(强的松)可能对缓解血小板减少有效。及时停止任何诱发出的药物,同时必须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包括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和血浆扩容以维持生命。

  3.血栓形成
    文献认为肿瘤患者的血液有高凝现象,具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为各种凝血异常,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抬高下肢,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应及时应用肝素、抗血小板和溶解血栓的药物,如潘生丁、尿激酶、丹参等。对严重的大栓子还需行栓子切除术。

  4.穿孔与梗阻
    位于或侵犯空腔脏器的肿瘤,如小肠恶性淋巴瘤等,在化疗过程中可出现穿孔、出血。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和发现穿孔出血迹象及处理,其预防措施是适当地减慢给药。特别是1~2次联合化疗后即出现明显效果者,更应注意。同时应采取积极的对症处理措施。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癌症护理更多>>
为能达到病情稳定,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除了积极的中西医抗转移复发治疗外,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

  • 热门推荐
  • 最新期刊
  • 疾病关注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详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详情]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详情]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详情]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详情]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详情]
资讯排行榜更多>>
肺癌康复指南吃什么?
信息聚焦更多>>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卡铂珍香胶囊阿司匹林
顺铂肝复乐胶囊扑热息痛
特罗凯参一胶囊盐酸哌替啶片
希罗达抗癌平丸吗啡
紫杉醇臌症丸芬太尼
视频推荐更多>>
肿瘤热文欣赏更多>>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平台联系我们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08-2018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4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