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患者正确给药方法及途径
导读:癌痛与非恶性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不同,当癌症患者出现疼痛后,首先想到的是肿瘤出现了扩散,病情在恶化,生命将到终点。病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问题。
癌痛与非恶性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不同,当癌症患者出现疼痛后,首先想到的是肿瘤出现了扩散,病情在恶化,生命将到终点。病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问题。疼痛如未能有效的缓解,可以使病人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低、严重的疲劳和乏力。肿瘤患者伴有的疼痛均可归为癌痛,包括肿瘤引起的疼痛(约占75%~80%)、与肿瘤治疗相关的疼痛(如手术、放疗、化疗等,约占15%)、肿瘤患者同时存在的慢性疼痛(如关节炎、带状疱疹、颈肩痛等,约为5%~10%)。
一、癌痛的给药途径
很多患者入院以后要求使用针剂止疼,认为起效快、效果好,护士要教育患者尽量首选口服给药,告诉患者口服是一种无创伤的给药途径,相对安全。另外口服给药患者可以自己控制,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主动性。
经皮给药也是一种无创伤的给药途径,一般用于相对稳定的疼痛治疗,应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因为注射药物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出院以后用药不方便,吸收也不可靠。
二、癌痛患者给药时间
目前疼痛治疗药物根据药物的释放速度,可分为剂式制剂和控缓释制剂两种。很多患者认为只有疼痛无法忍受时,才需要服用止疼药,这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误区。事实上规范化的给药方法,对于持续性疼痛的控制要按时给予控缓释制剂,出现爆发疼痛时,要给予剂式制剂。只有按时服用控缓释制剂,才能使止疼药物在体内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保证疼痛得到持续缓解。
透皮贴剂是一类止疼药,它的用药途径是经皮吸收,目前临床常用的是芬太尼透皮贴剂,它用于疼痛相对稳定的维持用药。药物经皮肤持续释放,一次用药维持药物作用时间可以达72小时。护理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粘贴部位,一般选择躯体平坦干燥体毛少的部位,如前胸、后背、上臂和大腿内侧。粘贴前要用清水清洁皮肤,不要用肥皂或者酒精擦拭,待皮肤干燥以后,打开药物的密封袋,取出贴剂,先撕下保护膜,手不要接触到粘贴层,将贴剂平整的贴于皮肤上,并用手掌按压30秒,以保证贴剂的边缘紧贴皮肤。每72小时要定时更换贴剂,更换时要重新选择粘贴部位。贴剂局部不要直接接触热源,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芬太尼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的速度,从而缩短药物持续作用的时间。
对肿瘤患者出现疼痛严重的,治疗前要根据病人主诉及全面体检。了解疼痛的性质这样可以明确内脏痛还是躯体痛。躯体痛一般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痛的部位明确,性质为针刺样痛、跳痛、刀割样痛等。常见癌组织压迫或侵及邻近的软组织、血管或骨等。内脏痛发病因素源于胸、腹、内脏器官,定位不明确,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大汗淋漓等。性质为急慢性钝痛、绞痛、胀痛等,可放射到远处的体表即牵涉痛,常伴有各系统症状。常见于癌肿压迫血管、神经、筋膜、肠管引起脏器缺血,侵及胸、腹膜,肝、胰转移引起包膜紧张等。神经痛由于外因及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引起,性质为持续钝痛伴短暂、严重的烧灼或触电样感觉异常,如皮肤麻木、针刺或蚁感,可有神经功能障碍。暴发性痛:病人突然出现剧烈不可忍受的疼痛,并伴有其他症状,常见如肝癌破裂、胃肠穿孔和脏器扭转等。可通过CT、B超、核素、MRI、X线等有助于确定肿瘤的部位及性质。核素检查对骨转移可较早地提供明确诊断。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