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抗癌健康网!  
放入收藏夹 | 返回首页

大雾背后的难题 政府该怎么走

2011-12-23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导读:尽管环保部表示将依据民意把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但新标准最早或于2016年实施。而更高的标准意味着数量更庞大的投资,实施新标准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黄雾漫城,北京再次成为雾都。同一时间,PM2.5标准征求意见结束,环保部透露,民意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今年频发的雾霾天气与近来曝光度激增的PM2.5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未来我们怎样看待PM2.5?雾都背后有难题。
  
   轻度污染与“爆表”――指标不同惹的祸
  
   对于北京12月4日~5日的空气质量监测,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从4日中午12点到5日中午12点,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为193,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属轻度污染;从5日中午12点到6日中午12点,API进一步降为131,且没有一个监测点超过160。
   与此同时,美国驻华使馆监测到的空气质量却大相径庭。4日16时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直处于300~500高位。按照AQI指数对应的质量评价,150~200为“不健康”,200~300为“极不健康”,300~500为“有毒害”。到19时,AQI中的一项重要指标PM2.5浓度瞬时达到522ug/m3,甚至超过了对应的上限值500。
   为何两组数字有那么大差别?前者虽然显示的是污染,但仍温和;相比之下,后者的数字要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了。
   显然,这2个评价结果所采用的指标并不相同。目前,中国采用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只考虑了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这些污染物大部分来源于直接的源排放,但对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PM2.5类物质,API指数中没有涉及。
   美国环保署实施的AQI指标则是综合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和二氧化氮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某一时段每个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将对应一个AQI值,最大的即为当时的空气质量状况。在污染物成分主要源于细粒子颗粒的情况下,PM2.5将会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AQI比API多出了好几项衡量指标,如PM2.5,这些指标又恰恰是会拉低平均分的“坏”指标,这等于再次为空气质量降级。此外,24小时的周期评价结果与某一时刻的感官存在一定差异。美国使馆测量的数据是一小时的AQI,因此有可能在瞬间的点上出现“爆表”,但如果以24小时看,情况则要好得多。
   但是无论如何,由于增加了评价因子、完善了指标体系,AQI从感官上会更贴近民众的主观感受。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民众会觉得政府的数据低估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杀手PM2.5
  
   PM2.5究竟是什么?它其实指的就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如PM10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研究显示,北京的低能见度现象,基本上来自颗粒物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尤以颗粒物的散射作用为主。而PM2.5又是“散射消光”大军的主力选手,并且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增大,散射能力会不断增强。可以说,我们近来经历的大量雾霾天气,主要就是PM2.5利用不良天气条件捣的鬼。
   “对于灰霾,我有两个基本判断,空气污染是它的内因,天气条件是它的外因。”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邵敏说,“如果没有污染,那么湿度大只是造成能见度差,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有了空气污染,就不仅仅是能见度低的问题了,还会损害人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损害人体健康的颗粒物中,PM2.5也堪称杀手级别。一个最简单的推理就是,身形越小越灵活,而PM2.5是颗粒物中的小矮人,当PM10等大颗粒物被口罩和鼻腔绒毛挡在外面时,PM2.5却可以轻易钻过重重防线,深入人体呼吸系统并在此生存,顺便奉送随身携带的病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说,PM2.5颗粒物能够直接进入肺泡,而肺泡是用来做气体交换的地方,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不仅仅是呼吸系统,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一系列人体机能都会有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更糟糕的是,由于PM2.5体积实在是太小,所以一般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对其的阻挡能力也相当有限,更别说市面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时装口罩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2月5日的雾霾天里,政府相关部门会提醒广大民众,少开家里门窗、减少户外活动。
  
  为何标准姗姗来迟?
  
   就在12月15日这天,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结束。此前,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最大调整是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收紧了PM10等标准限值,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而此次征求意见期间收到的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对此,环保部表示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吸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正式发布。即便如此,根据意见稿,新标准也将于2016年才开始全面实施。
   似乎,标准不仅姗姗来迟,而且推进的时间表也不紧不慢。但事实上,这就像每次全球气候大会上,国与国之间经久不息的争吵,情况远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邵敏说,大气能见度的改善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是要在经济发展最高速的过程中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以PM2.5为例,一旦开始关注这个指标,就意味着要进入一个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新历史阶段。因为PM2.5的来源非常广泛,从工厂、燃煤、汽车尾气、烧树叶和秸秆,到人们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都会产生PM2.5。工地上的泥土被带到道路上,经过车辆的反复碾轧,原先的粗颗粒也会粉粹成细颗粒――这就意味着,监测PM2.5,基本上所有的污染源都要考虑在内。
   正因为PM2.5的来源广泛,治理它的难度也要大得多。邵敏举了个例子,尽管能见度和PM2.5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却是非线性的。尤其是我国,就处于这个非线性阶段。“假设我们现在PM2.5的浓度是80ug/m3,我们通过“十二五”、“十三五”甚至“十四五”的努力,将其降低一半至40ug/m3,需要的投资量相当庞大,因为你要同时考虑控制多种污染物。但是PM2.5从80ug/m3到40ug/m3的变化,反映在能见度的改善上,却是比较小的。”
   投入要长久才能见效,但数据却会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杀伤力。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此前透露,世卫组织的标准与美国标准比稍微松一些,即使按照世卫的标准,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也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对于大多数并不了解PM2.5为何物的普通民众来说,看到“达标”指数的过山车式跌落,恐怕不仅仅是恐慌,更是对政府的不信任。这种态度反过来也会加剧政府投资环保的难度。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走到了十字路口,选择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前方艰难,但毕竟,我们还是在前进。
  
  链接?最新动态除雾霾天气外,正常天气也存在PM2.5污染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徐东群在介绍PM2.5污染时指出,PM2.5在灰霾天气以及正常天气下都存在,雾霾严重时,室外活动须加强防护。
   徐东群介绍,大雾天气对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影响的,随着污染程度不同,影响的人群范围和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当污染比较轻的时候,首先是对易感人群,也就是呼吸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儿童、老年人,会出现轻度的影响。随着浓雾的加重,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会使易感人群的症状加剧,污染继续加重的话,会影响到全体人群。
   关于PM2.5的污染,徐东群说,不仅在灰霾的天气下,在有雾的情况下、正常的天气下都存在,在出现灰霾天气的时候,从防范的角度上,首先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正常人群要减少体育运动和负重的户外活动。“当雾霾比较严重的时候,易感人群要避免出行,待在室内,如果必须要出门的话,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比如要戴口罩,这是给大家的建议。”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关键词: ]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淋巴癌更多>>
淋巴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淋巴系统肿瘤病理分类标准",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

  • 热门推荐
  • 最新期刊
  • 疾病关注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详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详情]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详情]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详情]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详情]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详情]
资讯排行榜更多>>
肺癌康复指南吃什么?
信息聚焦更多>>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美罗华复方斑蝥胶囊阿司匹林
表阿霉素贞芪扶正颗粒扑热息痛
氟达拉滨西黄丸盐酸哌替啶片
长春新碱消癌平片吗啡
氟达拉滨抗癌平丸芬太尼
视频推荐更多>>
肿瘤热文欣赏更多>>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平台联系我们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08-2018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4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