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抗癌健康网!  
放入收藏夹 | 返回首页

直击"毒胶囊"的背后

2012-04-17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导读:近两天,媒体曝光“胶囊有毒”的新闻,又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小小一粒胶囊,在这条产业链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若已吃下去铬含量严重超标的胶囊,究竟有没有问题?

 
        近两天,一则媒体曝光“胶囊有毒”的新闻,又一次在全国引起轰动:一些胶囊厂采购工业明胶作为原料,最终产品流入修正药业、海外药业等九大药企,制成产品中包括了人们常买的诺氟沙星、阿莫西林。样品被检出铬含量严重超标,最高含量超标90余倍。
 
 
         就在一片关注声中,4月15日中午,河北衡水一家被曝光的明胶工厂,莫名起火,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确认火灾系该厂经理故意纵火,目的是销毁隐匿证据。
 
         小小一粒胶囊,隐藏着什么秘密?在这条产业链背后,是商业道德沦落,是企业恶性竞争,还是监管不力?若已吃下去铬含量严重超标的胶囊,究竟有没有问题?
 
追击现场:
 
         1、浙江新昌已责令所有胶囊企业停产检查。
 
         2、河北衡水“学洋明胶蛋白厂”被查封。这家名为“学洋明胶蛋白厂”的企业将所谓的“白袋子明胶”销售到浙江的企业生产药品胶囊。这种“白袋子明胶”实质为工业明胶,是由经过鞣制的皮子下脚料(俗称“蓝皮”)加入石灰后,经中和、清洗、脱色、软化、熬制、浓缩、凝胶、干燥、粉碎制成,其重金属铬的含量一般会超标。目前,这家企业的经理宋训杰被公安机关拘留。图为皮子下脚料经过多次浸泡后变得又白又肥。
 
         3、上海药品市场开展胶囊药品专项检验。昨天,上海华氏大药房内正在柜面销售的胶囊类常用药品,其中有中美上海施贵宝的头孢拉定胶囊、中美天津史克的布洛芬缓释胶囊、珠海联邦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据店面经理介绍,到目前为止店内没有收到上级部门的相关通知。根据惯例,华氏大药房的每一家店面,一旦接到药品质量的相关通知,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撤柜,确保市民放心购药。
 
         看到以上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出这样的感慨:“难道,以后胶囊只有拆开来吃?”
 
市食药监部门:正专项检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昨天,记者在向此次曝光涉及的一家新昌县胶囊企业负责人了解时得知,目前新昌全县胶囊厂都已停产。
 
         新昌堪称胶囊制造大县,胶囊产量如今占全国市场份额30%左右,距上海亦不远。对于上海市民来说,目前最关心的是,这些“毒胶囊”是否在上海出现?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13种“毒胶囊”已被沪上药品零售企业从货架上悉数清空。
 
         在位于闵行都市路的雷允上名都药房,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愈伤灵”胶囊和丹东市通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两种药品已暂停销售并被召回。驻店药师表示,该店没有销售过其余11种涉嫌铬超标的药品。
 
         在宝城路上的一家海王星辰药房,记者也未发现涉嫌铬超标的药品,该店店员表示,曾对外销售过修正牌的“羚羊感冒”胶囊,不过该胶囊已断货几个月。
 
         与此同时,上海市食药监部门正在全市范围开展“毒胶囊”的专项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本市目前经营的零售药店有3000多家,80%左右为连锁经营企业,每年新开办、变更或注销的平均约有100多家。“毒胶囊”事件曝光后,该局已连夜查询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媒体报道的9家企业相关产品中部分品种在沪有售,已责令相关企业暂停销售和使用。
 
         昨天下午2点,该局召开紧急会议召集本市60多家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前天晚上,食药监部门已对两家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药用空心胶囊的上海企业开展突检,对其库房内保存的药用空心胶囊进行取样送检,检验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市食药监局稽查处处长王有志介绍,2011年本市共对主渠道生产、销售的1.7万多件药品、药用辅料进行了监督抽检,包含药用空心胶囊,抽检合格率达98%。近3年以来,本市食药监部门共对46批次药用空心胶囊开展了抽查,发现7批次重金属指标不合格,已责成企业整改并处罚。
 
消费者:且慢谈铬色变
 
         “毒胶囊”事件也让消费者惴惴不安。昨天不少读者致电记者,询问若已吃过“毒胶囊”会不会有问题?能否今后将胶囊类药品的“外衣”剥除后服用?
 
         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总监杜文民表示,之所以药物要用胶囊包裹,一是避免受到空气污染,二是较容易吞咽,三是有些药物是肠溶性的,需要包裹胶囊延迟药物溶解速度,确保不被胃部消化。如果贸然拆掉胶囊服用药物,有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还有可能伤及胃部。
 
         据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标准,食用明胶应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而使用工业废料加工制成的工业明胶往往含有大量铬。依据《中国药典》,药用胶囊铬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千克,而被曝的“毒胶囊”铬含量最高的达181.54毫克/千克。
 
         “首先要指出,工业产品严禁在食品药品中使用,此次不良企业的行为确是恶劣的违法行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专家昨天告诉记者,“但若单就铬这一元素看,市民莫急于谈铬色变。”
 
         专家告诉记者,单就铬这一元素来看,这是一种在自然界、人体中广泛存在的物质,通常以有机铬和无机铬两种形式存在,铬在人体中存量不多但也必须,通常成人人体中含有5—10毫克,在骨头、大脑、肌肉、皮肤与肾上腺中浓度较高,铬缺乏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停滞、血脂增高,并伴有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因此,中国营养学会曾有明确推荐,成人每天适宜摄入量为50微克。
 
         “需要明确的是,以上仅对于通常意义上的铬元素而言,工业生产标准与食用产品标准完全不同,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但即使单纯的铬元素,也的确存在过犹不及或不足时引发人体不良反应的状况。”该专家告诉,摄入铬超标,主要的常见现象是偶然吸入超标的铬酸、铬酸盐后,会引起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广泛病变,甚至死亡;经口摄入量超标,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损伤,循环障碍,肾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媒体曝光的铬含量超标,并未明确指出铬的具体存在形式,因此仅凭目前透露的信息,还难以判断对人体的具体危害。”该专家表示,“我们都希望,一是目前相关部门能够追查到底,尽快查清并公布此次胶囊铬含量超标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另一方面,一般药物医生只会开3天的剂量,患者偶尔服用,具体危害尚难以判定,患者不用过分紧张。”
 
“毒胶囊”:生计所逼?
 
         此次媒体曝光13个铬超标产品名单,引发公众一片声讨,但也传出不同声音。在著名的网络论坛天涯上,网友“fuming0586”就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名药企普通从业者的几句心里话”的文章,引起关注。
 
         “我不能说他们没罪,我只是想让看到这帖的人,首先理智地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人甘愿去造假。”小傅(化名)昨天对记者表示,自己仅仅是行业内普通一员,多少了解些制药行业内幕,所以当和同事看到新闻报道时,不禁感慨,才发表了这篇文章。在他看来,小小的低成本胶囊皮,却让企业不惜用假,说明现在药企利润极低,以致缩减成本到了不惜造假的份上。“在药价虚高、药品利润大的背景下,很多大型药企现在都在亏损生产经营、苦苦支撑。”
 
         小傅更将矛头直指目前存在的问题,“企业为了生存,必须去竞标中标,价低者得,价高者亡。价格比拼到了一争毫厘的地步,大企业还可以靠暂时亏损苦苦维持,中小型企业靠什么生存?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在成本上想办法,但药品是治病救人的,我认为宁可多些成本,多些精力,将质量提上去,也别减个几分钱成本,造成质量隐患……”
 
         “毒胶囊”的出现,首先应归因于部分制造企业的商业伦理丧失,小傅也不否认,但他所谈及的问题,是否严重至此?昨天,记者联系被媒体曝光的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宋经理,与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经理王浩明,但两人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内抗体类生物医药企业的领军者,企业产品并未涉及胶囊类药物,但对制药行业内的竞争之激烈,公司负责人王总昨天向记者表示这一问题确实存在。“我们的药定位中高端,感受还不强烈。但国内目前的确存在唯价中标的现象。国家要求药价下降,招标价格随之降低,企业难以抉择,大型企业还能勉力支撑,但中小型企业只能苦苦挣扎,再无力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某些地方招标还存在地方壁垒,外地企业难以触及,但有些高昂的外国进口药物却能中标,其中问题,实在难解。”
 
一家胶囊厂老厂长自白
 
         老赵(化名)的胶囊厂,在“毒胶囊”曝光后就停产了,“不止我们一家,新昌全县的胶囊厂都停产了。”老赵说。
 
         他觉得有些委屈,前天,他刚刚到当地的胶囊协会提出抗议,“不能把我们一棍子打死呀。”他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工,更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他希望能有上级部门来检测,“证明我们质量没问题”。
 
         据说,“毒胶囊”新闻对当地的胶囊产业影响挺大。什么影响?据老赵不乐观的估计,如果以后去开发新客户,人家肯定会说,你们“新昌胶囊”都是有毒的……新昌县的胶囊产业,在业内赫赫有名,所辖的儒岙镇,有“中国胶囊之乡”的称号。据业内人士估计,10多年前,新昌县胶囊产业鼎盛的时期,胶囊产量约占全国的60%。
 
         老赵为何觉得委屈?是因为他坚称,自家的胶囊肯定没问题,他的工厂生产胶囊大约有30年了,是镇上较早的一批厂子,如今已是两代人的基业,“不会为了质量而毁了名声”。
 
         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胶囊业开始偷偷用工业明胶?老赵也不清楚,但这种猫腻,早就不是秘密。但他强调,使用工业明胶并不是 “普遍现象”,而只是“一部分企业”所为。
 
         对商人而言,这都是为了钱。在老赵看来,自己的胶囊厂在镇上规模算是中上等,年利润大约是10%,他也听说过有“胶囊暴利”的,“但大家都明白,其中肯定有鬼”。
 
         老赵不屑于和“暴利”的胶囊厂竞争,有时候,会有私人或小药厂打电话给他——收购价,是50多块钱一万粒,做不做?“做不了,你找别的厂子。”老赵每次都一口回绝,如果用“正规”的明胶和辅料,这种价格不可能,老赵将自家的产品定位为“高端胶囊”,保证用料,但要求客户保证价格。
 
         用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利润差多少?老赵说他不清楚,而明胶的具体采购价格,他也要求保密,只表示“好的”明胶每吨至少要四五万元。实际上,在胶囊业内,哪些厂的货是“正规”的,哪些厂的“便宜货”是工业明胶,老赵心知肚明。而沪上药品生产企业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食用明胶每吨最低价比工业明胶贵一倍以上。
 
         《中国药典》对制作胶囊的明胶有明确标准。在采购明胶时,明胶厂会在发货的同时,送来一份检验报告或是合格证,但“有道德”的胶囊厂,都会坚持自己再检测一遍。用工业明胶的胶囊厂,应是“明知故犯”。
 
         那么,是监管不力?老赵连连说,这他不好说,当地大约有40多家正规胶囊企业,药监部门常常来抽查,“有问题”企业的监管力度会大一些。“但不能让我们全部停产呀。”老赵说,如今老客户都对产品有了怀疑,只能拍着胸脯,若不相信我,就带着技术人员来厂里亲自抽检,“我们欢迎”!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直击 毒胶囊 ]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胆管癌更多>>
胆囊癌并不罕见,60岁以上女性好发,胆囊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

  • 热门推荐
  • 最新期刊
  • 疾病关注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详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详情]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详情]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详情]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详情]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详情]
资讯排行榜更多>>
肺癌康复指南吃什么?
信息聚焦更多>>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奥沙利铂慈丹胶囊阿司匹林
吉西他滨贞芪扶正颗粒扑热息痛
泽非阿魏化痞膏盐酸哌替啶片
5-氟尿嘧啶臌症丸吗啡
宁兰欣西黄丸芬太尼
视频推荐更多>>
肿瘤热文欣赏更多>>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平台联系我们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08-2018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48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