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疗器械讲“国际语言”
导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是医疗器械产品的“身份证”,是医疗器械的“国际语言”。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3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向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是医疗器械产品的“身份证”,是医疗器械的“国际语言”。建立唯一标识制度,强化源头赋码,有助于通过唯一标识实现全链条医疗器械通查通识,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的《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首批试点重点品种为心脏、颅脑植入物、假体类等高风险植(介)入类医疗器械。
国家药监局指出,两部门联合开展试点,有利于形成从源头生产到临床使用全链条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助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
据介绍,作为国际通行做法,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在积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建设。在中国,业界对此呼吁多年,建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可实现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透明化、可视化,提升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对于净化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助力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前列腺癌更多>>

前列腺癌在欧美是男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80岁以上检查前列腺半数有癌病灶。[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