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瘤
导读: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病理、分型 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 隐睾和异位睾丸是睾丸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约30%的睾丸肿瘤患者有隐睾。隐睾或异位睾丸未降,所处的环境温度比阴囊内要高2-40C,可促使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容易恶性变。第二个原因可能是隐睾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有先天性缺陷,而容易恶性变。隐睾与精原细胞瘤的关系比较密切,发生于隐睾的肿瘤80%以上是精原细胞瘤。创伤被认为是睾丸肿瘤的另一相关因素,但尚难肯定或可能已患肿瘤的患者很可能因创伤而使病情加重,或引起播散。睾丸是产生激素的器官,因而也认为,内分泌功能障碍可能与睾丸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病机 中医认为睾丸为外肾,足厥阴肝经绕阴器络睾丸。操持谋虑太过,怒气伤肝,气血凝结于睾丸,而成积聚硬块。其病理机制不外是肝肾两虚、肝郁痰凝、血瘀阻滞。 二、分型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如下睾丸肿瘤分类方法。 (一)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 1.精原细胞瘤 又分典型的、间变型的和精原母细胞瘤。 2.胚胎性瘤 又分成人型、婴儿型和多胚瘤。 3.畸胎性癌 又分成熟型、未成熟型和恶性变。 4.绒毛膜上皮癌 5.多组织类型 包括畸胎癌(畸胎瘤和胚胎癌混合)、其他各种组织成分混合的肿瘤。 (二)非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 1.间质细胞瘤 2.支持细胞瘤 3.生殖基质癌 4.以上肿瘤的混合性者 (三)转移性睾丸肿瘤 三、播散转移 睾丸肿瘤转移有以下途径: 1.淋巴转移 睾丸肿瘤以淋巴结转为主,约52.9%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时已经发生淋巴结移转。经淋巴经路,睾丸肿瘤骼、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然后到纵隔和(/或)锁骨上淋巴结,其次是转移到肝、肺、胸膜、肾、肠道、膀胱、躯干骨等处。 2.局部浸润 肿瘤扩展穿破白膜到附睾、精索、阴囊皮肤等部位,然后到腹股沟淋巴结。 3.血行转移 机会很少。 男子吃多乳制品易患睾丸癌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乳制品摄入量相对较高的加拿大男子患睾丸癌的风险较大。 通过一份有69项问题的饮食频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收集了601名睾丸癌患者及744名普通男性的饮食信息;数据涵盖17大类食物、15种营养物质以及4种特定食品。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者中,那些乳制品食用量较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也相对更高。特别是那些乳酪食用量高的人,患睾丸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出87%。而在全体参与测试者中,午餐肉类食用量同样与睾丸癌发病率有很大关联。 研究人员并未发现所调查的15种营养物质与患睾丸癌的概率是否有关联;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睾丸癌中的一种有少量关联。不过研究人员总结说,虽然目前的研究显示,乳制品的摄取和睾丸癌的患病概率增加似有关系,但在睾丸癌的成因中,饮食结构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还需进一步研究。 睾丸肿瘤有何特点,如何诊断 睾丸肿瘤占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3%一9%,其中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左右。在15—35岁年龄组中,睾丸肿瘤为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此类肿瘤多发生于20—40岁性功能最活跃的青壮年,虽然婴幼儿及老年人亦可发生,但较少见。 睾丸肿瘤的病因目前尚不明了,资料表明可能与睾丸创伤、内分泌障碍、遗传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研究表明,与睾丸肿瘤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原因是睾丸下降不全(隐睾),这可能与温度升高、血供障碍、内分泌失调、性腺发育不全、睾丸生殖细胞异常等因素有关。 睾丸肿瘤包括生殖细胞肿瘤和非生殖细胞肿瘤两大类,其中生殖细胞肿瘤占95%以上,它包括: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畸胎瘤和绒毛膜癌四个基本组织类型。精原细胞瘤约占睾丸肿瘤的60%,发病高峰在30—50岁,儿童罕见。发展较慢,预后较好;胚胎癌约占睾丸肿瘤的20%,好发于30岁以下。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精原细胞瘤差;畸胎瘤约占睾丸肿瘤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40岁以下。原发肿瘤体积较大,常与其他类型合并存在。绒毛膜细胞癌约占睾丸肿瘤的1%,易早期血道播散,预后差。 睾丸肿瘤在早期症状不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扪之有时仍保持原来的形状,表面光滑,有时呈不规则形状,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肿大的睾丸质地坚硬,有触摸石块的感觉。有半数思者常觉睾丸沉重,有时觉阴囊或下腹部、腹股沟牵拉感,在跳跃或跑步时明显,站立过久与劳累后可有局部症状加重伴下坠感或轻度疼痛,当遇有碰击或挤压时,可使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常有类似急性睾丸炎或附睾炎症状,抗炎治疗后,炎症虽已控制,但肿块不消,此时应警惕睾丸肿瘤的可能。极少数睾丸恶性肿瘤患者的最初症状常为肿瘤转移所致,如腹腔内转移淋巴结融合成团块压迫邻近组织和腹腔神经丛,引起腹部和后腰背部的疼痛,亦可伴有胃肠道梗阻症状,或因肺转移而出现咳嗽、气急、血痰。若系隐睾患者,当异位睾丸发生肿瘤时,常于盆腔内或腹股沟区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体检时发现同侧睾丸缺如。睾丸肿瘤偶可引起内分泌失调的症状,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男性乳房肥大、性早熟或女性化。 睾丸肿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凡青壮年男性阴囊内或腹股沟内有肿块,应怀疑有睾丸肿瘤的可能。阴囊检查,透光实验呈阴性,无波动感。除检查阴囊外,睾丸肿瘤患者还应做如下辅助性检查:(1)胸部与骨路 x线检查。(2)B超检查。(3)CT检查。(4)放射性核素扫描。(5)肾盂造影。(6)活组织病理检查。(7)相关的生化免疫测定。 睾丸肿瘤好发于青壮年 睾丸肿瘤是男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它们的家族十分庞大,主要是由两位“父辈”兄弟慢慢繁衍下来的“堂兄堂弟”所构成的一大家族。它们虽是同宗同族,但却长着不同的“模样”、不同的“肤色”,它们的“性格”和“脾气”也大相径庭。医学专家们早已摸透了它们的秉性,一旦发现就会立即将它们“铲除”。 这两位“父辈”兄弟,“老大”称为生殖细胞肿瘤,“老二”称为非生殖细胞肿瘤。兄弟俩各自掌管着自己的家族。起源于“老大”家族的肿瘤比起源于“老二”家族的肿瘤常见而多发,故人们对“老大”的“孩子”们要“面熟”些。“老大”有这样几个“孩子”:精原细胞瘤、畸胎瘤、畸胎癌、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五位;“老二”有六个“孩子”:性腺基质肿瘤、性腺胚细胞瘤、睾丸网腺瘤、间质性肿瘤、类癌、肾上腺残留肿瘤。 这十一位“堂兄堂弟”的名字取得都那么怪异难记,听上去就有点恐怖感。而且,它们没有一个是“良家”子弟,个个都是侵害人体的恶性肿瘤。其中,有些名字听上去好像有点“善良”的感觉,像什么精原细胞瘤啊、畸胎瘤等,从它们的名字看,好像不是那么“坏”。其实它们也都是些“恶少”,人们可不能被它们的表面现象所蒙蔽而掉以轻心。 睾丸肿瘤的病因主要是睾丸在外界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所携带的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起源于“老大”的肿瘤占全部睾丸肿瘤的90%以上,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睾丸肿瘤都是来源于生殖细胞,只有很少的睾丸肿瘤是来源于非生殖细胞。而生殖细胞发生率最高的肿瘤,是精原细胞瘤,约占70%左右。因此,精原细胞瘤是睾丸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睾丸肿瘤通常好发于青壮年,当然,也有发生在七八十岁的老人,或是学说话的幼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嗜好”,那就是在睾丸里悄悄地营造出一个包块来。这包块往往是不痛不痒,但却十分沉重,硬得像块石头一样,用手一掂沉甸甸的,因此患者常有下坠感。有的个别肿瘤可长得巨大,达几十公斤重,那时,患者行走已非常困难。有的肿瘤还能分泌一些雄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的异常表现,但同时也为医生“追捕”它们提供了线索。 睾丸肿瘤决不满足于局部的破坏,一有机会它们就通过淋巴管或借助血液循环向身体的远处转移,这是恶性肿瘤的一大恶习。它们贪婪地侵吞患者的机体,肆无忌惮地损害人体的健康直至生命。 睾丸位于阴囊里,因表浅而易触摸到,如果发现睾丸出现疙瘩、硬结或睾丸异常的增大、且沉而硬时,应高度警惕睾丸肿瘤的发生,应尽早就医。睾丸肿瘤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肿瘤性质做不同的选择。一般早期发现的睾丸肿瘤,首先要切除患侧的睾丸,根据有否转移选择做淋巴结的清扫,加上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措施,一般都能取得比较好的远期疗效。 认清睾丸肿瘤家族的秉性,掌握它们的恶习,控制它们的危害性,现已成为可能。早期发现、早期手术,仍是征服这个“破坏分子”家族的法宝。 睾丸肿瘤及其相关知识 睾丸是男性的性器官,左右各一,正常情况下均位于阴囊内.自查非常方便。所以,睾丸肿瘤是能够早期发现的。 早期迹象 常为一侧睾丸肿大,无明显疼痛,但有沉重和下坠感。少数可突然出现疼痛性肿块,伴有发热、寒颤及局部红肿,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发生出血、坏死,或其内血管栓塞所致,容易与急性附睾睾丸炎混淆。有的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大、疼痛等,是肿瘤分泌激素所致。 检查方法 若自查发现阴囊内有肿块或任何异常.应尽快去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为你做相关检查。 阴囊检查 B超检查 血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测定: 胸部X线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 说明 1.睾丸自检。先洗个热水澡,使阴囊松弛,以便摸到硬块和异常。检查时,双脚站立,摸摸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 2.医生仔细检查双侧阴囊内肿块后,大致可区分良恶性病变。怀疑睾丸肿瘤后,不宜作睾丸肿瘤局部穿刺活检,因较容易引起肿瘤转移。确诊睾丸肿瘤性质需依赖手术后的病理报告。 3.B超检查,可较准确测定睾丸的大小、形态及有无肿瘤发生。特别是隐睾患者,可了解睾丸发育情况及是否肿大、恶变等。 4.抽血化验肿瘤标记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值<5微克/升)和甲胎蛋白(AFP.正常值<25微克/升),检查值超过正常值,应作进一步检查。 5.胸部X线检查,包括透视或拍胸片,以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6.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较为精确地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对尚未行隐睾摘除、可能已恶变的患者尤为有益。 睾丸癌好发年龄为小于10岁及20—40岁,这两个年龄组中还存在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 出生时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的隐睾患者,其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人大20—40倍。隐睾患者2岁前手术,睾丸一般不会发生恶变;3—10岁间手术,可明显降低睾丸的恶变率;10岁以后即使手术,也不能降低睾丸恶变率。近亲中有患睾丸肿瘤的人;睾丸有外伤史,或接触过某些化学物质如锌、镉等;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其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增加;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时.并发睾丸炎而导致睾丸萎缩者。 治疗原则 睾丸肿瘤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因此,应针对具体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或手术加化学治疗的综合疗法,有效率可达90%以上。 预防措施 男性青壮年应经常自查睾丸,有隐睾病史、后降入阴囊者更须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出生时应检查男性婴儿双侧阴囊内是否有睾丸。隐睾患儿若小于2岁可行激素治疗.部分患儿睾丸可降入阴囊。如无效,则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做得越早,发生睾丸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小。近亲中有睾丸肿瘤患者,睾丸有外伤史或化学物质接触史的男性,除应定期进行睾丸自查外,每年应请泌尿科或肿瘤科医生检查一次:女性怀孕前或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服用雌激素,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减少男性后代患睾丸肿瘤的机会;婴幼儿患流行性腮腺炎及猩红热等疾病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并发睾丸炎、睾丸萎缩,增加患睾丸肿瘤的危险性。 睾丸肿瘤与性也有关系 睾丸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病人,但最常见的是在三、四十岁。隐睾病人的睾丸癌的发生率远比睾丸下降不全的病人高,这个事实说明长期处于较高体温中,对睾丸是有害的。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睾丸肿瘤(约占全部睾丸肿瘤病人的40~50%),其次是畸胎癌,约占20~50%;胚胎癌占16~20%;畸胎瘤占1~5%;间质细胞瘤占1~5%。虽然睾丸恶性肿瘤比较罕见,只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5%,但因为病人死亡率高,生育和性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本病受到高度重视。 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大多数病人因睾丸肿块而就诊,有些病人因出现睾丸癌转移灶症状、不育或只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大约一半病人有睾丸疼痛症状。如发现病人的睾丸肿大和肿块时,应高度怀疑睾丸癌。 睾丸癌病人都应进行手术治疗,精原细胞瘤病人在睾丸切除和淋巴引流区域放疗后,十年生存率为90%,其他几类睾丸肿瘤的生存率则很低。 患非精原细胞睾丸癌的病人,大多需同时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Kedia及其同事报告52例做了上述手术的病人中,有49例虽然仍有性高潮和正常的阴茎勃起,但最后都丧失了射精能力。术后病人无逆行射精的证据,在手淫后立即采集的病人尿液标本里,无精子和果糖。虽然有两例术后病人,在以后重新恢复了射精能力(可能由于神经纤维的再生),但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不育的发生率是很高的。 如果病人希望在术后能继续生育,就应该在术前预先采集精液冷藏,供术后人工授精用。 Bracken和Johon对37例因不同睾丸肿瘤而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已婚病人作了回顾性研究,发现在12例要求生育的病人中,有7伪病人的配偶成功地怀了孕。然而他们也发现,44例行双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病人中,9例病人有性欲减退,6例性生活次数减少;而29例因精原细胞瘤行睾丸切除和放疗的病人中,仅1例病人的性功能受到影响。这些资料说明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对病人性功能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表明,尽管在睾丸癌术后病人中,阳萎发生率是很低的,但是在临床上还是能碰到的。这类阳萎的原因不明,可能是睾丸切除、放疗、反复化疗等多种因素产生的性腺功能低下的反映。当病人主诉在治疗后出现性欲低下和阳萎时,病人血中睾丸酮浓度可能有显著下降,并无证据睾丸酮替代疗法会促进睾丸肿瘤的复发和加速肿瘤生长。所以,对这些病人采用激素治疗后,通常都能恢复性欲和性交能力。 应注意睾丸癌和手术对病人产生的情绪上的影响,许多病人对自己以前的性行为感到强烈的悔恨,认为睾丸肿瘤的发生是以往手淫、性病或过度性生活的恶性结果,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从而明显地改变了以后的性行为。另一些病人还会因为失去一只睾丸面感到低人一等,这些病人(或男孩)很可能对自己性能力感到十分焦虑。在性交时,病人常常注意自己的性功能是否正常,这样就分散了注意力,把自己不恰当地置于“旁观者”的地位,影响了性反应的自然进程。同样,有一些把男性性功能与生育力等同起来的病人,会因失去射精能力或因药物和化疗的影响引起的不育而感到灰心和沮丧,并且可能由于对生育能力的过分焦虑而发展为阳萎。 在术前、术后为睾丸肿瘤病人提供性咨询指导是很重要的,应确定病人(及其配偶)所具有的焦虑的类型和原因,同时向病人夫妇指出用于减少性问题的有效而适宜的方法。对那些关心自己在今后性关系中的体形的未婚男性,可考虑植入无生物学反应的人工睾丸,以改善阴囊外形。最后还应指导病人学会自行检查睾丸的方法、及早发现睾丸肿块或其他病变。(编辑:温雅)收 藏 到 网 摘 :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卵巢癌更多>>
卵巢癌是卵巢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