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抗癌健康网!  
放入收藏夹 | 返回首页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

2017-06-06

抗癌健康网

手机看网页

导读:幽门螺杆菌(简称Hp)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统计显示

  幽门螺杆菌(简称Hp)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物,统计显示,我国Hp感染率为40%~90%,儿童Hp感染率为25%~59%。虽然全世界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最终发展为胃癌者仅占感染人群的约1%。

  从世界流行病学来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人群的4-6倍。但是,胃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异质性很强,不同的患者致病因素可能完全不相同,而且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等,仅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不足以引起胃癌,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的主要原因,而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是明确的癌前病变,是演化为胃癌重要的中间步骤,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是一个漫长的病变过程,各种致病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于不同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即在活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通俗地说,幽门螺杆菌不能直接致癌,不是致癌的“元凶”,而是“帮凶”。

  但是,患者也不必太过于紧张,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众多,但患胃癌为数很少,感染的幽门螺杆菌的种类不同、细胞产生的毒力强弱也各有不同,此外,在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患者的遗传背景、饮食因素、营养、获得感染的年龄以及其他环境因素,都可能同时起作用。

  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为11.5%,与韩、日学者所报道的40.0%和65.1%的早期胃癌诊断率相差甚远。韩、日胃癌早诊率的提高最主要依赖于该两国实施的全国范围内的肿瘤筛查计划(cancer screening program),该计划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2年行胃镜或钡餐检查1次。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率进而提高患者预后依旧是胃癌外科治疗的重中之重。

文章转载于网络,仅供阅读浏览,未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胃癌 ]

在这里,掌握健康资讯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抗癌健康网官方微信;
健康之路 与你同行
胃癌更多>>
恶性肿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详情]
热文欣赏更多>>

健康阅读

推荐欣赏

  • 热门推荐
  • 最新期刊
  • 疾病关注
长期憋尿,膀胱癌,长期憋尿引发膀胱癌
[详情]
白血病与骨髓移植术
[详情]
筷子致癌?靠什么吃饭?
[详情]
卵巢囊肿并不可怕
[详情]
调理内分泌多吃黄色食物
[详情]
吃腐乳致癌可信吗?
[详情]
资讯排行榜更多>>
肺癌康复指南吃什么?
信息聚焦更多>>
化疗药物中成药止痛药
替加氟栓抗癌平丸阿司匹林
氟尿嘧啶注射液鸦胆子油软胶囊扑热息痛
紫杉醇消癌平片盐酸哌替啶片
依托泊苷注射液胃复春片吗啡
顺铂鸦胆子油软胶囊 芬太尼
视频推荐更多>>
肿瘤热文欣赏更多>>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平台联系我们

抗癌健康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opyRight©2008-2018 www.ca3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14848号